• 首页
  • 开元app官网版最新版本v1.10p介绍
  • 产品展示
  • 新闻动态
  • 新闻动态

    你的位置:开元app官网版最新版本v1.10p > 新闻动态 > 零片酬倒贴150万!黄渤竟靠京剧片逆袭两亿,成最大赢家!_陈佩斯_包子_事儿

    零片酬倒贴150万!黄渤竟靠京剧片逆袭两亿,成最大赢家!_陈佩斯_包子_事儿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8-19 19:16    点击次数:198

    # 黄渤掏出150万拍京剧电影,赚回2亿,这事儿撕开了影视圈的老底

    今天得好好聊聊电影圈这桩真事儿。黄渤,这人大家都熟,能演能闹,票房还靠谱。他掺和了一部京剧电影,叫《戏台》,陈佩斯导的。就这么个戏,没大宣传,没流量明星撑场,最后票房干到2亿多。黄渤自己投了150万,不光没赔,还赚了不少。更重要的是,这事儿把影视圈那些藏着掖着的毛病,全给抖搂出来了。

    ## 一、这戏刚开始,谁都不看好

    2023年开春,陈佩斯拿着《戏台》的剧本,跑了一家又一家公司。他想把京剧搬上银幕,想让更多人看看老祖宗留下的这点东西。可人家投资方一瞅题材,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。

    “京剧?现在年轻人谁看啊?”

    “这玩意儿太老了,没流量,肯定赔。”

    “陈老师,不是我们不给面子,实在是风险太大。”

    展开剩余87%

    这话听着扎心,但也是当时的实情。影视圈那会儿就认流量,谁火就往谁身上砸钱,管你故事好不好,演技行不行。京剧?在他们眼里,那就是票房毒药,碰不得。

    陈佩斯没放弃,磨了小半年,好不容易拉来三家投资。可眼瞅着要开机了,两家突然变卦,说“市场评估下来,风险太高”,卷着钱就跑了。第三家一看这架势,也跟着溜了。剧组里顿时炸了锅,道具都备了一半,演员也定了,这要是黄了,所有人的心血都白费了。

    开机那天,那叫一个冷清。没有鲜花,没有记者,连剧组人员的早饭,都是陈佩斯自己掏钱买的包子。拍摄地选在郊区一个废弃仓库,墙皮掉得一块一块的,霉斑长了一大片,风一吹,灰尘哗哗往下掉。道具组更惨,演员戴的假胡子,是用旧毛线剪的;头上的翎子,还是从戏曲学校借来的二手货,上面还有破洞。

    年轻演员私下里直嘀咕:“这哪是拍电影啊,这不是瞎折腾吗?”“就这条件,能拍出啥好东西?”陈佩斯听着这些话,心里不是滋味,但没说啥。他把自己攒了一辈子的500万,全投进了剧组。他说:“这钱,是给祖宗留下的艺术押注,输了,我认。”

    可钱还是不够。拍到第三周,剧组连第二天的盒饭钱都凑不齐了。摄影设备坏了,没钱修;录音设备接触不良,录出来的声音沙沙响;群演的酬劳发不出来,只能打欠条。有个道具师熬不住了,半夜收拾东西想走,被陈佩斯撞见了。陈佩斯啥也没说,从口袋里摸出几张皱巴巴的钞票递过去,说:“要是实在待不下去,拿着这钱走吧,不怪你。”那道具师看着陈佩斯手上的伤——是白天缝补戏服时被针扎的,眼圈一红,又把行李放下了。

    ## 二、黄渤来了,他没要钱,还掏了150万

    就在剧组快撑不下去的时候,有人想到了黄渤。那会儿的黄渤,早就不是刚出道的小演员了,《泰囧》《西游降魔篇》一部接一部地火,累计票房超过50亿,圈内都叫他“票房福星”。

    剧组托人联系黄渤,想请他演“大嗓儿”这个角色。这角色是个京剧票友,又是个包子铺伙计,得会唱,得会演,还得有那股子市井气。黄渤团队一听就劝他:“别接,这戏一看就成不了,到时候砸了你的招牌。”经纪人更是急得直跳脚:“现在多少大制作找你,片酬给得高高的,你犯不着趟这浑水。”

    可黄渤不一样。他看了剧本,又去仓库探了次班。那天陈佩斯正蹲在角落里,给一个群演缝补戏服,手指头被针扎得通红,还在那儿念叨:“这戏服得讲究,不能让人看出破绽。”黄渤站在门口看了半天,没说话。

    等陈佩斯忙完,黄渤走过去,直接把合同撕了。那合同上写着800万片酬。他说:“这戏,我免费演,一分钱不要。”陈佩斯愣了,以为自己听错了。黄渤又笑了笑,从包里掏出150万现金,递给制片人:“这钱你们先拿着,买新设备,给大家结工资,让大伙吃顿有肉的盒饭。要是最后赚了,再还我;要是赔了,就当我为京剧做点事。”

    剧组的人都傻了。谁也没想到,一个当红的大明星,会对这么一部“穷酸戏”这么上心。有个场工后来跟人说:“当时黄渤把钱递过来的时候,我看着他手上的老茧——那是练戏练的,就知道这事儿有指望了。”

    这150万,可真是救了急。剧组买了新的摄影设备,给演员们结了欠薪,那天的盒饭里,真的有肉了,仓库里第一次响起了笑声。黄渤没歇着,他知道“大嗓儿”不好演,提前半年就扎进了戏曲学校。

    每天早上五点,天还没亮,他就准时出现在练功房。踢腿、下腰、翻跟头,练得浑身疼,晚上回家连筷子都拿不稳。有次练“鹞子翻身”,没站稳从台上摔下来,膝盖磕得乌青,他爬起来揉了揉,又接着练,还跟旁边的老师开玩笑:“您看,我这跟头翻得,比包包子还利索。”

    为了演好包子铺伙计,他真去北京胡同里的包子铺蹲了三天。就坐在对面的台阶上,看老板怎么揉面,怎么吆喝,怎么跟客人讨价还价。有天下大雨,他撑着伞在门口站了俩小时,就为了看老板怎么在雨里收摊,怎么把淋湿的面袋扛进屋。那老板一开始以为他是来捣乱的,拿着扫帚要赶他走,后来知道他是演员,就叹着气说:“现在还有这么较真的年轻人,不容易。”

    电影里有场戏,是“大嗓儿”一边包包子一边唱《卖水》,手上的动作得跟唱腔严丝合缝。就这几十秒的镜头,黄渤练了一个月。在家里,他把面粉袋搬来搬去,一边跟着录音唱,一边揉面、捏褶,常常练到后半夜,家里到处都是面粉。他妻子抱怨他:“你这是拍电影还是开包子铺啊?”他嘿嘿笑:“说不定以后没戏演了,我还真能开个包子铺,就叫‘黄渤包子铺’。”

    ## 三、上映时没人理,后来火得一塌糊涂

    《戏台》上映的时候,没什么排面。没钱做宣传,没搞路演,全国影院加起来,每天排片不到500场,还大多是早上九点前或者半夜十二点后的“冷场时段”。上映第一天,票房只有86万,排在当日票房榜第12位,好多媒体都说:“这戏就是春节档的炮灰,撑不了三天。”

    陈佩斯看到报道,没说话,把报纸折起来塞进了口袋。黄渤也没急,他在自己的社交账号上发了条动态,就一句话:“《戏台》上映了,我在里面演了个爱京剧的包子铺伙计,欢迎大家去看看。”没配图,没煽情,就这么简单。

    可谁也没想到,看了电影的人,都成了“自来水”。有个90后姑娘在朋友圈写:“本来是陪爷爷看的,结果自己哭得稀里哗啦。当‘大嗓儿’在炮火里唱起‘我本是卧龙岗散淡的人’,突然就懂了什么叫‘戏比天大’。”这条朋友圈被转发了上万次。

    越来越多的人走进影院。家长带着孩子二刷,说“让孩子看看什么是真正的艺术”;京剧爱好者组团去看,看完还在影院门口唱一段;连00后都被吸引了,看完电影就去搜《霸王别姬》的全本视频。

    影院经理们一看这架势,赶紧调整排片。《戏台》从早上的冷场时段,调到了下午的黄金档,结果场场爆满。有个影院的经理说:“一开始我们就给了一个小厅,后来换了中厅,还是满的,最后只能用最大的厅,照样坐不下。”

    排片率从最初的3%,一路涨到25%,超过了同期上映的几部好莱坞大片。上映第三周,票房破亿;第五周,直接干到2亿。这部总成本不到1500万的电影,回报率超过10倍,成了那年最意外的票房黑马。

    那些当初撤资的投资方,这会儿肠子都悔青了。有个资方代表在采访里说:“我们输就输在只看数据,忘了电影的本质是讲故事。《戏台》赢就赢在真诚,这比任何流量都管用。”

    ## 四、黄渤赚了钱,更赚了人心

    票房大捷后,有人算过一笔账。按照分账规则,票房扣除税费、影院分成后,投资方和制作方能拿到约38%。黄渤零片酬出演,还投了150万,陈佩斯特意给他分了15%的票房收益。按2.13亿票房算,黄渤能拿到的分成超过700万,还不算后续的网络版权、电视播映权这些。150万换700万,这买卖太值了。

    但黄渤得到的,可不止是钱。以前大家提到黄渤,想到的可能是《泰囧》里插科打诨的“徐朗”,是《一出好戏》里憨厚的“马进”。但“大嗓儿”这个角色,有喜剧的劲儿,有正剧的深,还亮了戏曲功底,彻底打破了观众对他的固有印象。有影评人说:“黄渤用一个角色,证明了自己不只是喜剧之王,更是能驾驭复杂角色的实力派。”

    在圈内,他的声望更高了。导演管虎说:“现在找黄渤拍戏的人排着队,他接戏只看能不能打动自己,这种对艺术的敬畏心,太难得了。”投资方更是把他当“福星”,说“只要是黄渤看好的项目,闭着眼都敢投”。

    更重要的是,他赢得了人心。拍摄的时候,他帮年轻演员搭戏,一句一句地教;宣传期,他推掉了高价的商业活动,跑遍全国影院,跟观众聊拍摄的故事。有次在西安,一个老爷子握着他的手说:“谢谢你把京剧拍得这么好看,让我孙子也爱上了这玩意儿。”黄渤眼圈红了,说:“这是我们该做的。”

    ## 结语

    《戏台》的成功,像一面镜子,照出了影视圈的浮躁,也照出了真正的好作品该有的样子。它告诉我们,观众不是只认流量,不是只看明星,他们要看的是真诚,是用心,是那些能打动人的故事和情感。

    黄渤的选择,更给所有人上了一课。在这个急着赚快钱、追热点的时代,他愿意为一部“冷门电影”自降身价、自掏腰包,靠的不是冲动,是眼光,是勇气,更是对艺术的尊重。他看到了京剧的魅力,相信陈佩斯的能力,也笃定自己能演好这个角色。这种“在别人看不清楚的时候,敢先一步往前走”的魄力,才是最值钱的。

    现在的影视圈,太需要这样的人和这样的作品了。需要有人愿意为热爱的东西多一点执着,多一份坚守。只有这样,那些值得被记住的艺术,才能在时代里找到自己的位置,绽放出该有的光芒。而我们作为观众,也该多给这样的好电影一些支持,让真正有料的作品,能被更多人看到。毕竟,好东西,不该被埋没。

    发布于:江西省